Home
Products & Solutions
Consulting & Services
Institute
News Center
About Us
Search
English
Home / News Center / 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变阵”

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变阵”

2021/02/01

       以下文章来源于轻金融 ,作者李静瑕


     金融科技时代,“变则生,不变则亡”。


     曾几何时,互联网银行、互联网保险、互联网券商等,还是金融行业的“新兴事物”;而如今,金融科技“变革者”们来势汹汹,正在颠覆传统金融经营理念和模式、重塑金融生态,也开启了金融业的科技新周期。


     与此同时,没有一家金融机构不在全面向数字化转型,以谋求占得先机。


     在银行业,商业银行、互联网银行、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纷纷在零售、对公等领域大刀阔斧进行数字化变革;在保险行业,头部险企和互联网保险也在加快数字化布局;而在券商行业,头部券商、互联网券商已经把数字化广泛应用于财富管理和经纪业务。


     无论是来自同业还是异业的竞争,都决定了数字化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在加大科技投入和组织架构转型之外,找到合适的金融IT厂商也决定了转型的成败。对于金融IT厂商来说,也迎来一场金融科技能力的全方位比拼。


 

       IT架构升级:数字化转型的根基


     相比前几轮信息革命,这一轮金融科技革命对金融业的冲击更加激烈、金融科技变化周期越来越短,势必会影响着金融业的组织形态和竞争格局,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业打造差异化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看,数字化转型的举措,包括了基础设施云化、流程数字化、业务数据化、场景智能化等方面。各家金融机构纷纷从组织架构、渠道建设、IT架构等方面进行信息化变革。


     首先,在组织架构调整上,大中型金融机构走在了前列,通过实施科技组织架构和研发模式改革优化,进一步提升金融科技的战略规划、技术研究、资源统筹、人才聚集能力,确保让技术、业务、产品可以最大化的衔接。


     其次,在渠道建设上,“线上渠道+”,“线上业务+”,“视频交互+”等多渠道全线上趋势越来越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银行的线上线下渠道有40多个,如何在这种碎片化业务环境中进行协同处理、集约化运营,对于银行来说是很大的挑战。


     在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之外,金融机构正在融入各类场景中,随着金融业务线上化迁移,都促使金融业基础设施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IDC报告显示,全球数据每年增长速度约为40%,海量多样化数据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最后,金融机构面临的另一挑战,是新兴的移动互联网创新,对技术架构提出新的要求。从IT架构上,要支持海量的交易,从性价比、业务量、并发性和快速迭代等角度出发,更倾向于转向基于云的敏捷技术架构。而叠加于IT架构转型之上的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是金融企业自内而外、更加迫切的需求。


     “往往一个省级的农信联社,就有1亿的客户,股份制银行也基本上都是按上亿的账户数来设计的。所以对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中电金信研究院院长况文川说,而中电金信目前正在设计测试的架构系统,其账户容量高达30亿。


     在金融机构的IT架构转型过程中,自主创新、安全可控是未来的一大趋势。

     况文川认为,分布式架构不仅可以实现金融机构大容量、高并发、高峰值和高稳定性的要求,还能够迅速、敏态地迭代升级,帮金融机构同时完成信息技术架构和数字化的转型,这是目前各家金融机构需要迅速具备的能力和技术。



       头部金融科技公司“进化”

     在众多金融机构探索改造原有IT系统的过程中,对技术架构和科技治理转型的需求日益强烈。


     谁来为金融机构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当前,外部市场存在着多种力量:基础技术厂商、应用服务厂商、互联网系金融科技、银行金融科技子公司等。市场中原有技术厂商的业务领域在发生变化:从传统的外包业务走向深度的融合共生。


     以银行业为例,国泰君安证券认为,IT对于银行的价值不仅仅只是以前的解决问题,而是创造价值。“银行将逐渐接受外部银行IT厂商的赋能,而不是将银行IT厂商作为纯粹的IT服务商。”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化能力强的银行IT厂商将从原来的定制化服务模式,将服务产品化。针对金融机构对金融科技的需求,IT厂商如何紧跟新技术趋势,提供数字化的金融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微信图片-中电金信.png

     

      1月20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正式推出了“中电金信”新品牌、新战略。这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金融科技ToB市场中更加系统性赋能的机构在崛起。


     中国电子在近10年发展中,构建了以飞腾芯片加麒麟操作系统为代表的PK体系的“中国架构”。同时,自研内置可信计算及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打造了PKS安全体系。


     中电金信客户覆盖了泛金融领域的银行、保险、证券、资管行业客户,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500家客户。据IDC发布的《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显示,中电金信以领先于市场主要厂商的收入和市场占有率,连续三年蝉联中国银行业IT解决方案商榜首。


     中电金信的新品牌便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作为中国电子发力金融行业数字化的核心聚焦,中电金信在技术中台层面相继推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金融PaaS平台、数据中台、移动应用平台、AI行业平台和质量安全管理平台;在数字化应用系统层面,构建了一系列具有业内核心竞争力的硬核产品体系,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


     在形成了强大的资源整合与能力支持平台之后,未来通过把中国电子整个金融的全栈解决方案完全打通,中电金信有望持续成为金融科技的领跑者,成为中国电子发力金融行业数字化的核心聚焦、行业数字化的“出海口”。


     当前金融厂商领域日趋竞争激烈,提升品牌与服务能力有助于占得市场先机。



       新生态、新打法


       在IT架构转型的探索中,部分银行已经走在了行业前列。


     据轻金融了解,某较大规模的城商行已经在2020年底开启了分布式核心系统的开发,这也有望成为首个全自主创新的案例。其背后,就有中电金信的全栈垂直信息系统的更换,预计今年年底正式上线,这将开启传统银行的架构自主创新、安全可控的全新之路。


     中电金信的新战略,是成为基于全栈信息技术的金融数字化咨询及软件提供商,并提出目标: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超10%(目前市占率5.8%),全栈分布式核心市场占有率第一,建立中电金信金融专有云平台等。


      如何在当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去实现上述目标?


     中电金信总经理冯明刚表示,一是依托中国电子强大的科研能力和产品体系,为金融行业打造自主安全的全栈解决方案体系;二是成立中电金信研究院,实现全栈技术的垂直打穿;三是打造开放的研发体系,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联合高校共同研发,联合客户创新实践;四是建立咨询业务能力体系,以咨询业务引领数字化转型方向。


     有数据显示,75%的银行已经或者正在启动数字化转型,因而,融入场景、融入生态、开放协同,也成为众多金融机构和厂商的主动选择。


     未来金融机构的业务增长和变现能力,更多将依赖于一个更加庞大和更加多样化的生态的形成。IDC认为,生态能力成为金融机构选择云服务商的主要标准,云服务商应该具备连通行业上下游、服务上下游、数据上下游的能力,可以与金融机构一起提升市场竞争优势。


     独特的生态圈,赋予了公司不一样的优势。

    冯明刚称,中国电子是以网信产业为核心的中央企业,加入中国电子后,中电金信在金融行业中的生态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实现了全栈式生态。当前,中电金信加入了阿里云“金融核心先锋联盟”、华为鲲鹏生态、腾讯云“金腾计划”等,构建一个大的行业合作生态,以拓展目标客户市场。

 

    冯明刚认为,当前金融数字化转型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我们迭代速度是领先的,在过几年后,基本上我们的银行系统、金融系统将会是最先进的。”


    头部金融科技公司的一系列“变阵”举措,不仅有望助力金融机构带来源源不断的创新突破,也有望在未来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Keyword: 头部金融 变阵
Contact GienTech to get your customized solutions Consult expert
Contact Us

+852 39030102 (9:00-18:00)

WhatsApp
Contact Us

Submit your request and we will contact you as soon as possible

login

After logging in, you can experience online demo for free, download solutions and case white papers

No account yet,register now